傳統的空氣質量監測站(國控點、省控點)設備非常精密、昂貴,建設和運維成本極高。因此,一個城市通常只有寥寥幾個站點。由于站點少,當某個國控點顯示污染指數升高時,很難判斷污染究竟是從哪個方向飄來的、是哪個具體的企業或區域排放的。這給環保部門的精準執法和治理帶來了巨大困難。為了解決這些問題,網格化空氣檢測系統應運而生。
網格化空氣檢測系統是一種高密度、低成本、實時動態的空氣質量監測網絡。
將城市區域按照一定的標準(如1公里×1公里)劃分成無數個網格,在每個網格內布設一個微型空氣質量監測站,形成一張覆蓋全域的密集監測“天網”。
這些設備體積小、成本低(通常是傳統站的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)、安裝靈活(可掛在路燈、電線桿、建筑物外墻上)。
主要監測參數有PM2.5、PM10、SO?、NO?、CO、O? 這六項基本污染物,以及溫度、濕度、風速、風向等氣象參數。通過4G/5G、NB-IoT等無線網絡技術,將實時數據連續不斷地傳輸到云端數據中心。平臺會匯集所有網格點的數據,進行清洗、校準和整合。
雖然整體的數據精度雖不及國家標準站,但優勢在于趨勢監測和橫向對比,能準確反映污染的相對高低和變化規律。
通過網格化空氣檢測系統,能快速鎖定污染濃度最高的“熱點網格”,環保執法人員可以直奔現場,精準查處違規排污企業、燒烤攤、工地揚塵等源頭,實現“點穴式”執法。
風途新聞資訊